信息详情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制桶设备维修必须改掉的错误习惯

制桶设备维修必须改掉的错误习惯

对制桶设备而言,如何更好的维修好故障中的制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。维修是恢复制桶设备技术性能,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,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。

 

当前国内通用机械维修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,而制桶设备多属于专用机械,其系统的维修技术起步相对较晚,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。这些问题的存在,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,装备可靠性差,使消费者蒙受损失,甚至导致制桶设备事故的发生。

 

常见的制桶设备维修错误习惯有如下几种。

 

1、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,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。

 

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制桶设备结构、原理不清楚,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,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,凭着“大概、差不多”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,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,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,又出现新的问题。

 

当机械出现故障后,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,如无检测设备,可通过“问、看、查、试”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,结合制桶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,确定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。

 

在判定制桶设备故障时,一般常用“排除法”和“比较法”,按照从简单到复杂、先外表后内部、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,切忌“不问青红皂白,盲目大拆大卸”。

 

2、盲目更换零部件,一味“换件修理”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。

 

制桶设备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些,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,不论大件小件,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,一个一个更换试验,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,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,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。

 

在维修时,应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,对能修复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复技术性能,杜绝盲目更换零部件的做法。

 

3、不检查新件质量,装配后出现故障的问题比较常见。

 

在更换配件前,有些维修人员对新配件不做技术检查,拿来后直接安装到制桶设备上,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均,一些假冒伪劣配件鱼目混珠;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,性能发生变化,如不经检测,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。

 

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,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,确保新配件无故障,杜绝其引起的不必要麻烦。

 

4、不注意配件型号,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较普遍。

 

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仍然较普遍,有些配件应急代用是可行的,但长时间使用却有害无益,影响机械的安全和技术性能。

 

有些维修人员对机械结构、原理了解较少,很多零配件型号不符,但却认为只要能装上便行,不考虑能否发挥机械的技术性能。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应尽量使用原装型号的配件,不可用其它型号配件代用,更不能错用。

 

5、不重视螺栓的选用,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。

 

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,因螺栓性能、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,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。制桶设备使用的专用螺栓,如传动轴螺栓、缸盖螺栓、连杆螺栓、飞轮螺栓、油缸固定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,其强度大、抗剪切力强,确保联接、固定可靠。

 

实际维修作业中,有些维修人员发现这些螺栓损坏或缺失时,一时找不到标准螺栓,有的随意取来其它螺栓代替,有的自行加工代用,这些螺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,给制桶设备的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。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当螺栓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更换符合要求的螺栓,切忌乱用螺栓。

 

6、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。

 

制桶设备各部位固定或联接螺栓多数有拧紧力矩要求,如压盘固定螺栓、缸盖螺栓、连杆螺栓、飞轮螺栓等,有些规定了拧紧力矩,有些规定了拧紧角度,同时还规定了拧紧顺序。

 

一些维修人员,认为拧紧螺栓谁都会做,无关紧要,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(有的根本不了解有拧紧力矩和顺序要求),不使用扭力(公斤)扳手,或随意使用加力杆,凭感觉拧紧,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。

 

力矩不足,螺栓易发生松脱,导致冲坏气缸衬垫、轴瓦松动、漏油、漏气;力矩过大,螺栓易拉伸变形,甚至断裂,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,影响了修理质量。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一定要按规定力矩和顺序拧紧螺栓,防止因螺栓拧紧力矩过大、过小或顺序不当而导致机械发生故障。

 

7、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的现象为数不少。

 

油缸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、活塞环“三隙”、活塞顶隙、气门间隙、柱塞余隙、制动蹄片间隙、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、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、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,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,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,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。

 

实际维修工作中,不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,导致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、油缸烧结、启动困难或抱死、活塞环折断、机件撞击、漏油、漏气等故障,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,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。

 

8、不成对、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的情况也不少见。

 

制桶设备上有很多偶件,如液压系统的柱塞泵、溢流阀、减压阀;驱动主减速器内的主、从动齿轮;液压操纵阀中的阀块与阀杆;全液压转向器中的阀芯与阀套等,这些配合偶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,成对研磨而成,配合十分精密,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,切不可互换。

 

一些相互配合组件,如活塞与缸套、轴瓦与轴颈、气门与气门座、连杆大头瓦盖与杆身等,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用,相对配合较好,在维修时,也应注意成对装配,不要弄串。

 

连杆、活塞、风扇皮带、高压油管、接头油封、主离合器胶布节等,这些一台机械同时使用一套的配件,发生损坏一定要成套更换,否则由于配件质量差别大、新旧程度不同、长短尺寸不一,会导致机器运转不稳、液压系统漏油、载荷集中现象严重、更换的配件易早期损坏等。

 

在实际维修工作中,有人为了减少开支、有人不了解技术要求,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,降低了制桶设备的维修质量,缩短了机件寿命,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,应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 

9、装配时零部件装反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
 

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,只有正确安装,才能零部件正常工作。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,正反都可以安装,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,导致零件早期损坏、机械不能正常工作、制桶设备损坏事故等。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,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,不可想当然盲目安装。

 

10、维修方法不正规,“治标不治本”仍是一些维修单位惯用的手段。

 

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,以“应急”代“维修”,“治标不治本”的现象还很多。如经常遇到的“以焊代修”,是一例,一些部件本可进行修理,但有些维修人员图省事,却常采用“焊死”的方法。

 

这些不正规的维修方法只能应急,却不可长期使用,必须从根本上查出故障原因,采取正规的维修方法排除故障,应引起维修人员的注意。

 

11、垫片使用不规范,随意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。

 

制桶设备零部件配合面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,常用的有石棉垫、橡胶垫、纸板垫、软木垫、毛毡垫、有色金属垫(铜垫、铝垫)、铜皮(钢皮)石棉垫、绝缘垫、弹簧垫、平垫等。

 

一些用来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、漏水、漏气、漏电,一些起紧固防松作用。每一类垫片使用的时机和场合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,在维修制桶设备时,垫片使用不规范甚至乱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,导致配合面间经常发生泄漏,螺栓、螺母自行松动、松脱,影响制桶设备的正常使用。

 

如漏装弹簧垫、锁紧垫、密封垫,致使接合不紧,易发生松动或漏油等现象;因垫片中间有孔而忘记开孔导致油道、水道堵塞,制桶机烧瓦抱轴的现象也经常发生。在此提醒广大维修人员维修制桶设备时,切记“垫片虽小用处大”。

 

12、“小件”好坏不重视,因“小”失“大”导致故障增加。

 

在维修作业时,一些维修人员往往只重视喷油泵、输油泵、活塞、缸套、活塞环、液压油泵、操纵阀、制动、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维护,却忽视了对滤清器、溢流阀、各类仪表等“小件”的保养,他们认为这些“小件”不影响机械的工作,即使损坏也无关紧要,只要机械能动凑合着用,孰不知,正是这些“小件”缺乏维护,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,缩短使用寿命。

 

如制桶设备使用的润滑油滤清器、空气滤清器、液压油滤清器、水温表、油温表、油压表、感应塞、传感器、报警器、预热塞、油液滤网、水箱盖、油箱盖、加机油口盖、黄油嘴、储气罐放污开关、控制箱、喷油器回油接头、开口销、风扇导风罩、传动轴螺栓锁片等,这些“小件”是制桶设备正常工作及维护保养必不可少的,对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,在维修作业时,如不注意维护保养,常会“因小失大”,导致制桶设备故障的发生。

 

13、维修禁忌忘脑后,隐性故障频繁出。

 

维修制桶设备时,有些维修人员不了解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,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“习惯性”的错误,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。如热车拆装气缸盖,易导致缸盖变形裂纹。

 

安装配合紧密的零件时,不加热零件,而是直接把零件打入,导致零件变形量增大,椭圆度增加;曲轴主轴瓦或连杆瓦背加铜垫或纸垫,易堵塞油道,导致烧瓦抱轴事故;在维修机器时过量刮削轴瓦,轴瓦表面的减摩合金层被刮掉,导致轴瓦钢背与曲轴直接摩擦发生早期磨损。

 

拆卸轴承、皮带轮等过盈配合零部件时不使用拉力器,硬打硬敲,易导致零部件变形或损坏;启封新活塞、缸套、喷油嘴偶件、柱塞偶件等零件时,用火烧零件表面封存的油质或腊质,使零件性能发生变化,不利于零件的使用。

 

14、零件除污、清洗不彻底,早损、腐蚀常发生。

 

维修制桶设备时,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、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,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。由于不注意加强零件的清洗、清洗剂选用不合理、清洗方法不当等,导致零部件早期磨损、腐蚀性损坏的现象,在一些修理单位还时有发生。

 

如不彻底清除缸套台阶、活塞环槽内积炭、螺栓孔内杂物、液压元件内砂粒,导致螺栓扭矩不足、活塞环易折断、缸垫烧蚀、液压元件早期磨损。在大修制桶设备时,不注意清除机油滤清器、液压油滤清器、散热器表面、润滑油油道等处积存的油污或杂质,使维修工作不彻底,减少制桶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。

 

修理人员在清洗零部件时,一要正确选用清洗剂。对各种零部件的清洗,应根据它们对清洁度的不同要求,正确选用不同的清洗剂;二要防止零部件腐蚀、生锈。为确保零部件质量,应防止零部件腐蚀生锈,尤其对精密零部件更不允许有任何程度的腐蚀或生锈。

 

因此在清洗时,不可用碱性清洗剂(特别是强碱清洗剂)清洗铝合金类零部件(如铝合金气缸盖等),更不可用强酸清洗剂清洗铜类零部件,以限度地减少机件的腐蚀;三是不同零部件应分类清洗。

 

铝合金类零部件、铜类零部件不宜放在碱性或酸性清洗剂中一道清洗,橡胶类零部件不宜和其它钢铁类零件放在汽、柴油及酸、碱性清洗剂中一起清洗。

 

我们会认真查阅您反馈的每一个问题,并尽快给您答复,在这里您可以提出遇到的问题,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。

问题与建议描述:
为了让您尽快得到反馈,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:
验证码: